海城作为重要的战略据点,兵种选择直接影响战斗效率和资源分配。步兵是海城发展的基础兵种,初期必须优先训练。步兵造价低、训练速度快,适合快速扩充兵力规模,同时能够有效执行占领野地、采集资源等基础任务。步兵虽单体战斗力较弱,但数量优势可弥补质量不足,尤其在前期对抗叛军城市时能发挥人海战术效果。步兵升级后对建筑和反坦克炮有额外伤害加成,是攻城战中不可或缺的兵力组成部分。
海城的中期发展需要侧重装甲部队建设,轻型坦克和反坦克炮为核心选择。轻型坦克具备较高机动性和防御力,能有效保护步兵单位,同时克制敌方轻型装甲目标。反坦克炮则专门针对敌方装甲单位,其高穿透伤害能快速消灭对手坦克部队,但需注意将其部署在安全位置避免被近战单位切入。两者配合可形成攻守兼备的战术体系,适合应对中级叛军据点和玩家间的资源争夺战。装甲部队训练成本较高,需确保钢铁和石油资源供应稳定。
空军力量是海城后期发展的关键,侦察机与运输机优先级最高。侦察机提供战场视野优势,能提前发现敌方动态并规避埋伏,其等级提升可显著增加侦查范围和生存能力。运输机则实现快速兵力投送,无视地形障碍进行战略转移或突袭作战。空军单位对科技等级要求较高,需提前规划科技研发路线。火箭炮作为远程火力支援单位,射程优势可压制固定防御工事,但需配合视野单位才能发挥最大效果。
海军建设需根据海城地理位置调整优先级,近海区域应优先发展驱逐舰和潜艇。驱逐舰具备防空反潜能力,可保护海上运输线安全;潜艇则擅长伏击敌方商船和落单战舰。若处于内陆区域,可将海军资源转为发展重型坦克或自行火炮。兵种搭配需考虑将领特性,选择对应兵种加成的将领可提升部队整体战斗力。所有兵种训练需平衡资源消耗与战力提升,避免单一兵种过度投入导致战术僵化。
战术层面需注重兵种协同,例如步兵吸引火力、坦克突破防线、炮兵远程支援的经典组合。每次出征前应通过侦察确认敌方布防,针对性调整兵种比例。野地采集任务建议派遣高后勤属性军官带队,提升资源获取效率。战斗中注意保存核心兵力,及时撤回重伤单位至医疗站治疗。科技研发应跟随主力兵种需求,优先提升攻击、防御等基础属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