扫荡是武将快速获取经验的主要方式之一,其核心逻辑是通过消耗体力重复攻打已占领的土地来积累经验值。扫荡的目标选择直接影响效率与战损平衡,通常建议优先考虑七级至九级地,其中九级地经验收益最高但战损较大,七级地则更适合平稳发育。土地等级与守军强度成正比,因此需根据当前队伍实力合理规划扫荡目标,避免因盲目追求高经验导致资源过度消耗。
扫荡机制存在经验平分的特点,即队伍中武将数量越多,单个武将获得的经验越少。若需集中培养特定武将,可采用高等级武将带低等级武将的拖练策略,将高等级武将设为主将以降低翻车风险。治疗型武将如华佗或拥有恢复类战法的角色能有效减少战损,例如搭配陷阵营刮骨疗毒等战法维持兵力。肉盾型武将如孙坚、曹操则能通过高统率属性吸收伤害,进一步优化扫荡效率。
扫荡与普通攻占存在本质区别:前者仅消耗15点体力且无需重新占领土地,后者则需击败守军并完成占领流程。扫荡更适合用于练级或补充少量资源,而攻占侧重于领土扩张与资源长期收益。需注意,扫荡不会触发土地归属权变更,因此对同盟战略布局无直接影响。扫荡过程中士气值会随行军距离下降,建议优先选择邻近土地以减少士气损耗对战斗力的影响。
后期扫荡需结合武将觉醒与战法优化。觉醒后的武将通过战法槽位扩充可携带更多增益或减伤技能,例如后发制人援救等被动战法能显著提升持续作战能力。对于资源紧缺的玩家,可交替使用扫荡与练兵功能——前者侧重实战经验积累,后者提供稳定但耗时较长的经验获取途径。每日体力分配应优先满足扫荡需求,尤其在赛季中后期,高等级土地扫荡能加速核心武将满级进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