俘虏机制是影响领地扩张的重要策略环节。被俘虏玩家的主城和分城会呈现不同状态,主城被俘后分城将自动进入俘虏状态,但分城被俘不会影响主城功能。俘虏方可通过特定方式利用被俘方的领地资源,但需注意国土保护机制的存在,部分受保护领地需先镇压才能占领。
俘虏状态下,占领方可直接飞地至被俘分城,前提是目标分城未受国土保护。这一机制能有效缩短行军距离,但无法直接占领分城周边的资源地,仍需通过常规铺路方式连接。对于被俘主城,占领方可直接使用其周边已开发土地,无需额外铺路,这为战略推进提供了显著便利。同盟成员间原有的飞地借地功能在俘虏状态下将失效,仅俘虏方同盟可保留此权限。
资源加成方面,俘虏状态会剥夺被俘玩家的同盟加成,导致其资源产量下降。俘虏方可借此削弱对手发展能力,同时获取被俘方的部分资源收益。视野共享机制也会改变,被俘玩家视野将恢复为在野状态,无法与盟友共享情报,而俘虏方可获得被俘方的全部视野,这对战场情报掌控具有战略意义。
无法直接占领被俘方已开发的资源地,但可通过翻地机制将目标土地转化为己方领地后再进行常规占领。分城附近的土地需先攻占分城才能逐步扩张,而主城周边土地则可直接通过连地机制占领。这种差异要求玩家根据目标类型采取不同战术,合理规划资源投入。
被俘玩家可通过缴纳资源赎身或等待盟友攻城解救,而俘虏方若想解除俘虏关系则需退出当前同盟。分城被俘后可通过主城派兵解救或拆除重建,但后者会清零建筑等级需谨慎选择。这些设定既保持了战争惩罚的威慑力,也为弱势方提供了恢复途径。